02
创作技巧
乍一看,这本书讲的好像是一个平庸的桃色事件,却在后来影响了许多现代著名小说家,像是写出 《尤利西斯》的乔伊斯,和《追忆似水年华》的普鲁斯特。
那这本小说为什么地位如此出众呢?其创作的角度与写作的技巧又能给我们的孩子有怎样的启迪呢?
我们从以下两点来讨论:
其一是叙事视角选择上的创新。
福楼拜有意采用了“我们”,而非“我”。“我”的视角具有很强的局限性,“我们”则不同。“我们”这个视角,包括小说中的不同人物,因此可以在行文中提供更多的信息给读者。
“我们”这个视角还暗含了读者,可以营造出“故事展开的时间与读者阅读的时间是同步的”这种氛围。同时,“我们”作为叙事视角,也是福楼拜文学主张的实践。
福楼拜曾在给乔治·桑的信中写到:“ 说到我对于艺术的理想,我认为就不该暴露自己,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,就像上帝不该在大自然里露面。”即,作者应当退出小说,让故事自然发展,模拟命运或者说神的视角。
这种叙事视角的创新,影响了很多现当代西方小说家。
其二是精雕细琢的描写风格。
这种描写风格源于一种波斯艺术:细密画。 细密画是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,始于《古兰经》的边饰图案。
这种画主要用于书籍的插图和封面,象牙首饰、盒子和镜子等物品上。它多采用矿物质作为颜料,其题材多为人物肖像、风景和图案。
法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浪漫艺术之国,绘画事业尤其发达,细密画在十四世纪进入法国后,广受欢迎。
因为欣赏这种绘画的精美与细腻,福楼拜将之化为文学创作技巧,用在了《包法利夫人》的创作中。而这种风格,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小说家,比如写出法国版《红楼梦》的普鲁斯特。
03
价值观
选择出轨的爱玛,是对是错?米兰·昆德拉在小说《被遗忘的遗嘱》中说,小说是道德悬置的疆域。所以好的文学,是不做价值判断的。
比如为什么爱玛做这样的选择?福楼拜用了那么细腻的笔触,来展示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,那么他要表达的就绝不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。
文学是人学,要对抗的是人的思维懒惰。我们为什么愿意用标签去给一个人下定论,就是因为思考很累,一个事情如果掰开了,揉碎了去看,往往很难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。但体现人性的复杂,本来就是所有名著的天然属性。所有称之为名著的小说,都不会简简单单标签化一个具体的人。
如果将少年时期的艾玛放到现代中国社会,她的老师们和她的父母应当怎样引导、教育她,才能避免她日后的种种错误举动和悲惨的结局呢?
1. 给她科学的美学教育,还要教她脚踏实地。
2. 给她健康的爱情观,也要教她结交诤友。
3. 给她赞美与肯定,也要指出她的错误与问题。
如果想了解更多《包法利夫人》的细节,那就请跟我们的名师金小贝一起,读一读这本关于婚姻与爱情的小说——《包法利夫人》吧。在大约27分钟的时间里,将为你讲述一个女人被欲望裹挟而出轨的悲剧故事,以及这其中体现的复杂而真实的人性。
完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